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的鉴赏

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的鉴赏_第1页
1/9
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的鉴赏_第2页
2/9
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的鉴赏_第3页
3/9
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的鉴赏鉴赏是人们通过特定媒体与艺术形式,逐步进入对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它既受作品本身特性的规范,又调动鉴赏者本身的想像力,因而具有再创造的性质。鉴赏表达技巧在高考的现代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会答题,答好题。下面结合高考中现代文的阅读,谈一谈对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鉴赏。一、表达技巧的类别 一般说来,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大致包括四个方面: 1.作品中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如描写的技巧、叙述的技巧、抒情的技巧等。 2.作品中运用的某些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抑扬(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庄谐,以及人称的运用等。 3.作品布局谋篇的技巧,如构思的技巧、线索设置的技巧、交待和照应的技巧等。 4.语言表达的技巧,如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风格的特色等。二、鉴赏表达技巧的要求 鉴赏表达技巧的要求,概括起来说有两个层面,一是揭示作品运用某种表达技巧所表达的内容,二是阐述运用某种表达技巧的表达作用和好处。 第一层面的,如 1999 年全国卷《创造宣言》第 2 题,“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又如 2001年春季招生卷《黄土》第 1 题,“这篇散文题为‘黄土’,请结合阅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像这样的设题只要这样作答:“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后一题只要答出“象征父亲,象征老一代农民,象征宽容”就可以了。这类试题基本上还在“理解”的范围内。 纵观考查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全国卷,横向比较 2004 年 15 套试卷,更多的是属于第二层次的试题,即要求分析运用某种表达技巧的“作用和好处”。 如 2003 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 3 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好处和作用。” 再如 2004 年湖北卷《怀表,很老很老了》第 3 题,“本文以怀表为线索,可以分三个层次,请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和好处。” 后一例可以这样答:①作用:第一层写修表的经过,为下文介绍表的来历作铺垫;第二层写表的来历,凸现父亲的精神;第三层写表的传承,突出作者对父亲精神的感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的鉴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