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一、知识结构二、考纲解读考纲内容能力要求考向定位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和地理意义 利用示意图掌握水循环原理――固态水、气态水和液态水在海洋、陆地和大气环境之间的相互转化和运动主要考杳各种水体的补给关系、水循环的表现及意义。从形式上看多以图或热点事件为背景材料设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影响,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规律及成因,重点考查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近五年的高考试题看,此知识在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均有出现,从形式上看多以图或热点事件为背景材料设问。2010 年高考可能以洋流为线索,其中结合某一具体区域,考查洋流局部气候的形成、港口、海上航行、海洋污染等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 水资源的利用主要考查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在文综试题中,由于题量限制,可能对能力要求较高,直接考查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会适当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和开放性的试题。从近五年的高考试题看,此知识以选择题或综合题的形式出现。从形式上看,以图表资料和热点现象为考查和命题背景。2010 年高考,很可能结合一地区当前水资源的利用现状,综合考查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形成原因、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解决的措施。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知识清单项目内容相互联系的各种水体1.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包括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水量占淡水总量的 2/3。2.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互补关系。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3.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它发生的领域有海陆之间,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上空之间。4.海陆间循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它使陆地上的水资源得以再生;陆地内循环的过程是陆地的水蒸发后冷却凝结又降落到地面;海上内循环是指海洋水蒸发形成水汽又形成降水降落到海面。5.水循环维持全球水平衡,使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不断塑造地表形态。考点梳理图 8—2考点 1 水圈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2.我国河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