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综合测试第一卷 选择题(共 60 分)本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 1~2 题。1.图中甲地陡崖的崖底的海拔高度可能是A.358m B.188mC.688m D.468m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据图可知,甲地陡崖的崖底的海拔高度介于 400~500 之间。乙为山谷处的陡崖。【答案】1.D 2.B。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目前人民币一共发行了五套,一些风景被荣幸地印上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回答 3~4 题。3.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甲图上的景观 B.乙图上的景观 C.丙图上的景观 D.丁图上的景观4.乙图上雄伟壮丽的景观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B.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C.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 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解析】甲、乙、丙、丁分别是巫峡、珠穆朗玛峰、桂林山水、黄河壶口瀑布,桂林山水属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任何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是内甲乙丙丁力或外力作用的结果。【答案】3.C 4.B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 P 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 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 5~7 题。5.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A.由北向南 B.由南向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6.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A.向斜 B.背斜 C.谷地 D.山岭7.乙图中的泉,涌水量最大的季节最可能是A.我国东部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C.亚欧大陆上受冷高压控制 D.南亚盛行西南季风【解析】根据甲图等高线形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可判定河流由南向北流。根据乙图中岩层的弯曲状况,可判断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根据 P 地河谷剖面,沉积物位于河谷西侧,东侧受侵蚀,可判断此地位于北半球。结合甲图 P 地位于大陆西岸,纬度大为 38°(据比例尺推算),可判断 P 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使泉水涌水量大。读“北非五国绿色工程示意图”,回答 8~9 题。8.影响图中“绿色工程”分布的主要因素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洋流9.该项工程建设所遵循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