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肯尼迪的私生活丑闻被原谅的原因1960 年底,刚刚赢得总统选举的约翰 F 肯尼迪开始考虑内阁人选。对于这位 43岁的年轻政治家来说,女性担任政府高层职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除了富兰克林D 罗斯福总统的遗孀埃莉诺罗斯福之外,他的政治生涯中很少出现女性实权人物。肯尼迪的女性观,甚或那个时代的女性观,都和他本人的风流成性相一致:女人是政治之外的生物,是男人征服和保护的对象。 在肯尼迪生活的年代,富二代婚前到处留情是被容忍、甚至被欣赏的行为,风流史贯穿了这位出身显赫的爱尔兰裔美国人的成年时代。大学期间,他以贵族自况,信任自己想要的东西召之即来,而女性则应该对他的宠爱感激涕零。进入国会后,他很快在华盛顿获得了女性杀手的名声。当选总统以后,面临核战争迫在眉睫的压力,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疯狂地玩弄女性,放肆到让妻子不得不回避的地步。 假如不是 1963 年突然被刺杀,肯尼迪的艳史终将引起公愤。他的惨死带给公众强烈的悲剧感,而悲剧感洗刷了他生前个人生活上的污点。就连熟知他风流秉性的妻子杰奎琳,似乎也在悲剧发生后忘记了羞愤,代之以温情。 罗伯特达莱克第一个被授权使用肯尼迪私人医疗记录的历史学者,达莱克确认了关于肯尼迪病魔缠身的说法。终其一生,肯尼迪和他的家族都谨慎地隐瞒着他的疾病:艾迪生氏病、结肠炎、脊椎软化。更可怕的是,由于二十世纪上半期医疗水平的局限,针对结肠炎的药物加剧了肯尼迪的脊椎问题,让他几乎瘫痪。 1954 年,刚刚接受脊椎手术的肯尼迪在妻子的陪伴下离开手术室。 和肯尼迪的艳史一样,他的疾病在他生前鲜为人知。他的公众形象是英俊、健壮、优雅、轻捷的。他是二战海军英雄,是尽职尽责的一家之主,是美国处于繁盛状态时的国家面貌。而在私人生活中,肯尼迪则必须每天服药、常常住院,对抗疾病和治疗的痛苦,并努力从中汲取力量。 达莱克信任,肯尼迪的疾病至少部分影响了他玩弄女性的态度。1951 年在日本考察时,肯尼迪的艾迪生氏病发作,医生一度认为他会因此毙命。类似的凶险在他生命中出现过多次,不断考验他的勇气和毅力。对人生苦短和自身健康的认识使他更倾向于自我放纵,这与他在政治和个人修养上的勤奋形成了奇特的互补。 1961 年,肯尼迪头戴礼帽宣誓就职,一只猫守候在电视机前。 肯尼迪很早就生发出对人生的悲悯意识,而疾病只是这份洞见的来源之一。和同时代很多天主教家庭一样,肯尼迪的兄弟姐妹众多,但妹妹罗丝玛丽先天大脑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