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传播不可或缺的四个“把关人”苏毅摘 要 自媒体传播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特点,强调“把关人”的作用对构建和谐有序的网络社会极为重要。政府应从法律制度、监测机制、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监管和引导;平台应从主体认证、内容审核、监督举报等方面加强管理,做自媒体治理的“好管家”;自媒体主体——“我”,应加强自我管理,提升把关水平,从源头提高内容质量;受众应理性明辨内容的真实性和正当性,充分行使公民的举报权,防止违规内容持续扩散。关键词 自媒体;把关人;传播在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的自媒体平台中,自媒体主体极易忽视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一些自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提高阅读量,甚至传播暴力、色情内容,污染了网络生态环境。在传统媒体“把关人”身份受到极大冲击的自媒体时代,如何对自媒体传播进行有效把关,如何提高网民媒介素养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亟待重新定义“把关人”角色,并强调其作用,以构建和谐有序的网络传播生态。1 政府:从法律制度、监测机制、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监管与引导我国在社会文化建设进程中,提倡大众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自媒体平台的进展。但是,鼓舞自由不能监管松懈,政府应当进一步在法制建设、监测机制、网络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监管和引导,做好互联网新闻和信息传播的第一个“把关人”。1)加强相关法制的建设。随着《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文化产业促进法》拟出台,政府正在逐步推动网络社会监管、文化建设立法,以期为良好的网络社会提供法律保障。近年来,作为国家级的互联网管理机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还出台了《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更为细化的监管方案,明确了国家和地方各级机构对于网络监管的权属和责任,并要求公众账号应对自身行为和言论承担主体责任。但是,随着市场进展,新产品、新业态仍可能无法适用既定法律,因此,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应与时俱进,以实现对互联网用户行为有效监管,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公共传播生态健康有序。2)建立审批、监测机制。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明确了地方各级政府的审批和监管权限,地方政府应针对自媒体平台,建立实时的信息和内容监测系统,尤其是对于时政和热点相关的舆情,应当密切关注——对广泛传播的新闻事件、观点言论应当询证;对于传播谣言、不当言论的平台和账号主体,应该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进行惩处。3)在网络文化建设上,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