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大江保卫战》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大江保卫战》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 22 课。文章真实地记叙了 1998 年解放军几十万官兵英勇抗洪的动人情景。是一幅融情、理于一体的文章。课文可分为三个版块:险情危险、保卫大堤、抢救群众。学习这篇文章,主要是让学生感悟遭遇洪水侵袭时,人民解放军为保卫大堤和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主要设计了这样的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2、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读,感悟人民子弟兵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3、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习和借鉴“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背诵,理解和积累课文的语言,感悟人民子弟兵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教学难点:引导学习和借鉴课文“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多数都没有经历 1998 年的那场世纪洪水,没有这方面的情感体验。这是一篇简洁的通讯报道,假如仅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就难以让学生仅仅依靠文本实现情景的再现,从而完全投入进去,进而影响理解的深度。 三、说教法 1.以情激情,进入文本。 要使学生很快的进入一定的情境中,那么老师首先得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因此,在上课初始,出示长江水系“告急”示意图(实)和千军万马会战长江的画面(虚)在讲到人民子弟兵抗洪时,则播放相关视频。这都是为使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渲染课堂氛围。 在乐曲和视频的基础上,配以老师深情并茂的导入语和朗读,就更加容易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震撼,使他们走进文本中。通过老师的一番过渡,可以看到学生在朗读中肯定是较有感情的。 2.以读激情,品味课文。 古今有多少名句格言都是说朗读的重要,比如“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等,而现今全国著名特级老师于永正老师也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从中可见朗读的重要。 在学习本课时,为了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中品味感情,又使其不感厌烦。我运用了多种朗读的方法,比如:范读指名读、齐读、自由阅读等。在本课中,第二与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比较多的进行朗读。比如在第二自然段中,让学生感悟人民子弟兵保大堤的情景。让学生自由朗读,找出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惊心动魄。学生一边读时,脑海中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