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第二节 离子反应(1 课时)学案教学目标1.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2. 通过对酸、碱、盐电离情况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3.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重 点让学生讨论酸、碱、盐的电离情况,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难 点电解质的概念教学过程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注] ⑴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指的都是化合物。⑵ 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⑶电解质导电有一定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⑷电解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自身能够电离的化合物。⑸某些难溶于水的物质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小,所以测不出它们的导电性,但是由于它们溶于水的部分电离所以属于电解质2. 电离及电离方程式⑴ 能发生电离的物质类别:酸、碱、盐和水(离子化合物和某些共价化合物)。⑵ 电离的条件(与通电有无关系):无关系。⑶ 电离的结果:产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⑷ 电离的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离解成阴、阳离子的过程。⑸ 电离的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3.书写电离方程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式子左边书写化学式,表示电解质还未电离时的状态;右边书写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2)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应等于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 (3)在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如:MgCl2=Mg2++2Cl- NaOH=Na++OH-H2SO4=2H++SO42- NaHSO4=Na++H++SO42-4. 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1)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 H+的化合物(2)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 OH-的化合物(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5.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2)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完全电离部分电离溶液里粒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和分子同条件下导电性强弱物质类别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酸、弱碱、水和极个别盐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和某些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注](1)强电质 (全部电离) 强酸:如 HCl、H2SO4、HNO3 、HClO4、HBr、HI;强碱:如 KOH、Ca(OH)2、NaOH、Ba(OH)2大多数盐:如 NaCl、Ag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