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天狗№1教学目标德育结合五四运动对青年郭沫若的思想影响,深入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智育认识天狗形象的象征寓意。美育具体分析本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认识天狗形象的象征寓意教学关键浪漫主义风格课 型教学方法朗读 分析教 具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总结练习作业一、作品背景 《天狗》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中的名篇,最初发表于 1920 年 2 月 7 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天狗,本是民间传说中的事物,古人常常将月蚀现象称作“天狗吃月亮”。 二、思想内容 本诗主要通过天狗形象的塑造,抒发了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 三、艺术特色 本诗在艺术上,充分体现出郭沫若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1. 比喻新颖生动。 2. 想象大胆奇特。天狗的形象在传说中带有很大模糊性,而在诗中则具化成为有着无限能量、充分得以解放了的个性“我”的形象。 3. 感情奔放激越。诗中全篇都以“我”的口吻来写,诗人以天狗自喻,通过天狗气吞宇宙的非凡之势来抒发内心豪情。诗歌自始至终贯穿着强烈的感情,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4. 讲究韵律和节奏感。 全诗通过排比句式的运用和天狗形象的塑造,烘托了一个奔腾汹涌的气势。这种气势正是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的产物,它具有一种激励人们奋勇战斗的鼓舞力量。导入 疏导归纳引导布置了解识记理解巩固完成板书设计天狗 吞——放——飞跑 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天狗吞日”飞奔图 用心 爱心 专心 116 号编辑课后记事课 题蛇№2教学目标德育了解爱情诗的思想内容,领会真挚美好的情感智育蛇这一意象的特点,代表什么美育品味诗歌的感情表达,培养诗歌解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教学重点通过意象表达丰富情感的方式教学难点意象的探究教学关键情感价值课 型教学方法朗读 分析教 具教学过程教 学 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总结练习作业一、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1927 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在诗歌界反响甚大,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二、学生朗读三、蛇的意象的探讨诗中的 “ 蛇 ” 实际上就是 “ 爱 ” 的同义语,是诗人 “ 寂 寞 ” 情绪或心境的一种比喻或象征,确切地说,是一种青 春期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