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填报志愿五大招数 招数之一:定位大法 找准定位一枪命中 考生家长最多的问题是“×××分,能报哪里?”这样的问题几乎无法回答,因为考生和家长的志愿定位非常混乱。 定位即考生今年报考之目标,也就是通过高考志愿表达的升学愿望。定位不清,有的是目标不清晰、有的是目标不专一,而在升学愿景上表现得自相矛盾。因此,定位法的关键是确定目标,细化愿景。要做到准确定位,考生需要掌握几个方面的数据:一是考生自身实力,即高考成绩、全省排名、竞赛加分等;二是相关院校招生计划、该校历年招生录取线以及录取线的平均波动值;三是考虑全省考生高考总体成绩、全省考生成绩段数据、本校及本市在全省高考中的相对位置等等。 通过比较上述数据,基本可以确定考生今年高考的“位置目标”,即本一、本二,还是本三、专科。位置目标确定之后,可以从《江苏招生考试报》刊载的招生计划中,圈出数所目标学校进行考量、比较,然后再细化为平行志愿的 A、B、C 志愿。 成绩排序比较靠前的考生,可以通过“排名”与“院校计划”两相比较的办法进行定位。实施平行志愿之后,预计考生将“分段”进入相应层次院校,因此排名靠前的院校和排名靠前的考生基本上将形成对应。顶尖的清华、北大两校用“零风险”取走不到 200 名排名最前的考生,其优势非其他院校可比。 继北大、清华之后,排名紧挨着的南大、人大、中科大、复旦、浙大、上交大等 7-8 所院校将领走下一档次生源,统计上述院校招生计划就可以得出其招生总数,也就得出了大体与之对应的考生排位数据。再往后大致是在宁重点高校和各地部属重点院校,同样也对应着某个成绩段的考生。 如果属于排名还要靠后的考生,也可以大致用本一院校的计划招生总数比对个人成绩排序,从而得出大致位置。 招数之二:错位大法 寻求错位剑走偏锋 本报《高考直通车》众多读者点题:选报志愿时,要不要考虑热点地区、冷门热门?志愿目标瞄准大城市不好吗?冷门专业是否就业也是冷门?学出来也没用吗?当很多人挤向热门的时候,我选择冷门会不会提高命中率? 所谓冷门、热门多数针对专业而言。热门专业有两种:一种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形成的产业和行业热点例如航空航天、生化、建筑、土木工程、交通运输、通信电子等等;另一种是高校招生考生填报志愿的热点。而冷门,既有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压缩、整编的门类,更多的则是很多考生不愿意选报的艰苦行业的相关专业,如农、林、水、地、矿、油、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