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第一课时教学案(中图版,必修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水土流失的概念和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过程与方法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环境、经济和社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和综合治理的措施,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点难点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和治理措施。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治理措施教学方法探究,分析,总结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导学备注黄土高原的范围: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包括省份:青、甘、宁、内、陕、晋、豫七个省区。面积:54 万 KM2,水土流失面积 45 万,占 83%,严重流失的为 28 万,占 52%,每年通过三门峡的泥沙量达 16 亿吨。其区域地理特征:自然环境: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形地势: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 1000~2000 米。地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植被:黄土覆盖,植被多为次生灌丛、矮林,覆盖率低,许多地方几近光裸。河流:中上游土壤:黄土 人文环境:1.黄土高原养育了中华民族2.不断尖锐的人地矛盾(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文化水平低,70%以上为贫困地区河流域的谷物播种面积虽约占全国的 38%,却因为每亩粮食产量平均只有 60 多千注明知识要求:A“识记类”B“理解类”C“应用类”D“能力提升克,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只有几十千克,所以粮食产量只占全国 28%左右。)地理位置:地理位置特殊——过渡性(1)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的过渡地带。(2)处于从沿海向内陆的过渡地带。(3)处于从湿润向干旱的过渡地带。(4)处于从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地带。(5)处于从农业向牧业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黄土、气候、地质构造、植被1、黄土特征: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湿陷性等——易于侵蚀。2、降水集中、多暴雨(300~650mm,集中于 789 三个月)3、地质构造:4、植被:稀少人为原因:开垦陡波、毁坏树木、过度放牧和采樵、滥用土地。山羊吃草根、吃树皮,是破坏植被的罪魁祸首。所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世界畜牧大国都不养山羊。内蒙古草原的退化和沙漠面积的扩大也与山羊的过度放牧、不注重养林养草有一定关系,甚至有环保专家提出了要山羊还是要北京的疑问。类”合作探究备注当堂检测备注(一)选择题1.以下看法错误的是 ( )A.南方丘陵山区与西南地区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