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 2013 高一历史 第 9 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导学案课题第 9 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班级授课(完成)时间教师(学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及表现;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军事和民用工业、海防和新式学堂;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原因、影响和特点。过程与方法探究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强入侵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但它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重点难点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课堂探究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导学备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1)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涌入中国 。(2)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2、表现:(1)洋纱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 ”与“ ”分离。(2)洋布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 ”与“ ”分离。3、影响:(1)自然经济解体,为商品经济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市场和资金,从而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2)中国的经济开始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二、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 的窘境2、含义:19 世纪 60~90 年代 “洋务派”在全国掀起的一场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的改良运动。3、目的:巩固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4、代表: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 、张之洞。5、活动:(1)创办军事工业:目的:“ ”。 工业: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 、左宗棠创办的 、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2)创办民用工业: 目的:以“ ”为旗号,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工业:李鸿章创办的 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 和湖北织布局。(3)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 三支海军。(4)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 ,选派留学生出国创造。6、结局: 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背景:(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 的诱导。2、产生:(1)时间:19 世纪六七十年代。(2)地区:在 沿海。(3)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