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宁强县天津高级中学高一语文《苏轼词两首》学案 人教版 编写:付 健 审核: 审批: 姓名: 班组: 编号:【学习要点】1 诵读、品赏感受此词的意境、情韵之美。(重点)2 学习本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重点)3 理解苏轼的情感矛盾。(难点)【学习方法】 1、反复诵读,揣摩体会蕴含的思想情感。 2、找准切入点:(1)从题目入手——找准题眼;( 2)从作者入手——知人论世;(3)从内容入手——明字意、明典故;(4)从手法入手——分析艺术手法,赏析艺术特色。【知识梳理】1、有关词的知识 2、作者简介: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高。” 诗中“三父子”即文学史上著名的“三苏”( )苏轼(1036—1101),字 ,号 ,四川眉山人, 代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才情奔放,诗词文均有独到成就,特别是在词作创作上大胆创新,开创了 词牌。有“苏黄”(黄庭坚)、“欧(欧阳修)苏” 、“苏辛”(辛弃疾)”之说。3、词牌、题目: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是词牌名,题目是“ ”。词牌限定词的格式(字数、句数、押韵、平仄等),题目表明词的内容或范围。 4、写作背景(见资料)【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羽扇纶巾( ) 樯橹( )( ) 一尊还酹江月 ( ) 2、解释下列词语: 风流人物: 故垒 雄姿英发: 樯橹: 一尊: 酹: 3、背诵,默写【讨论展示】1、思考讨论:从章法上说,词的上片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本词的上片中,你认为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所见 1 所想 2、思考讨论:下片主要写词人的回忆和感慨,他忆的是什么?慨的是什么? 所忆 所慨 3、通过朗读学习,我们已初步感受了苏轼的豪放词风,那么,你最喜欢词中的哪一句?为什么?(学生自由发挥,边赏边读,见仁见智) 【合作探究】 探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体现的情感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学生讨论:见仁见智)【对比阅读】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提示: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跟他的妻子王弗伉俪情深,而王弗不幸早逝,故有此作。这首词是苏轼的一首代表作,试从风格,内容,情感等角度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2《定风波》导学案编写:付 健 审核: 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