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交大阳光中学 2014 年高中语文 登高导学案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 3目标1 .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2 .赏析意境美。3 .训练学生有感情诵读诗歌的能力。重点培养通过意象体味意境的能力。二次备课难点体会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的风格。自主学习1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三遍。2 .划出诗歌中诗人看到的景物,诗人用了哪些词来描绘它们?3 .诗中描绘了怎样一幅秋景?融入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问题生成记录:精讲互动1 .诵读比赛:请同学们边想象画面(在头脑中展开所诵诗句的画面)边诵读,画面想象越充分诵读越有情味。有情味的诵读就是一种美的享受。2 .读完后,谈谈自己印象最深或头脑中最清晰的那幅画面。3 .名句赏析: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课后第三题)达标训练(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前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二)、高考链接(200 6 年全国一卷和天津卷,选做)(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1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 ”(晏殊《蝶恋花》 );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 ”(刘永《凤栖梧》);三是:“ 众里寻他千百度, ”(辛弃疾《青玉案》 作业背诵默写全诗。反思板书设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