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 2014 年高三历史 复习背诵基础知识必读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文科班)人民版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P130名称背景目的内容特点效果战时共产主义国 内 战 争时期;国 内 被 推翻 的 地 主资 产 阶 级叛乱,国外协 约 国 武装干涉,苏维 埃 政 权形式险恶。① 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打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② 后来以此向社会主义过渡① 农业:余粮收集制② 工业:企业国有化③ 流通:取消自由贸易④ 分配:实物平均配给制⑤ 其他:劳动义务制实 行 国 家对 国 民 经济 的 高 度集 中 计 划管理,排斥商 品 市 场和 资 本 主义① 为战胜敌人提供了保障,使苏维埃政权在经济上站稳了脚跟;② 战后继续实施却加重了国内的经济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战 后 经 济恢复时期;苏 维 埃 政权 面 临 严重 的 经 济困 难 和 政治危机① 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生产,② 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① 农业:固定粮食税② 工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租让,租赁)③ 商业:实行自由贸易④ 分配:按劳分配的工资制国 家 掌 握经 济 命 脉的前提下,恢 复 商 品市 场 和 资本主义① 促使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基础② 使工农联盟 得到巩固,有效地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③ 列宁找到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正确途径2.列举“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主要表现:P138(1)经济:①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实行单一公有制,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② 在经营管理体制上,国家通过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对经济直接管理,排斥市场调节③ 在经济建设方针上,优先发展重工业(2)政治: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最高苏维埃成为党中央指示的表决机器; 党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党中央,党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总书记手中。(3)文化:采用行政手段对学术文化领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3.认识斯大林体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该体制的积极作用: ① 经济:能够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推动了苏联 30 年代工业化的迅速实现、40 年代卫国战争的胜利以及二战后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② 政治: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社会稳定。(2)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