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有教无类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有教无类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1/4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有教无类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2/4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有教无类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3/4
课题:有教无类【学习目标】1、识记文章中的文言基础知识。 2、分析理解文中体现出的作者的观点并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3、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教学重、难点】1、主要讲授第一则、第三则、第五则、第六则、第七则选文 2、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预习案】【自主学习】1.字音熟记 语上( ) 愠色( ) 弑君( ) 罔( ) 不悱不发( ) 一隅( ) 殆 ( ) 切磋( ) 贫而无谄( ) 2.通假字 学而不思则罔 通 ,理解为 于吾言无所不说 通 ,理解为 3.古今异义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古义 今义 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古义 今义 4.词类活用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 三已之,无愠色 礼后乎 5.特殊句式(写出判断依据) ① 判断句 回也非助我者也 判断依据 起予者商也 判断依据 ② 省略句 赤也惑,敢也 判断依据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判断依据 ③ 宾语前置句 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 判断依据 其斯之谓也 判断依据 何谓也 判断依据 【文本研读】本文共十则选文,现将十则选文归类分为四部分:通过本选文我们要明确两个问题,作为学生应该怎么学习,作为老师应该怎么教育学生。 第一部分:第 1 则 (谈有教无类)1、子曰:“有教无类。” 【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 【译文】 第二部分:第 2、3 则 (谈因材施教)2、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注释】中人,中等资质的人;语,名词作动词,告诉;上,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1【译文】 。3、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注释】斯,就;行,做,实施;如之何,怎么能;其,加强反问语气;惑,迷惑,糊涂,不明白;敢,谦词,斗胆,冒昧;进之,使他前进,进,使动用法;兼,胜过、超过;退之,使他后退,退,使动用法。 【译文】 第三部分:第 5、6、7、8 则(谈学习态度)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愤,郁结在此指问题想不明白;悱,想说话却不知道怎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陕西省榆林育才中学高中语文 有教无类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