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陕西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报告

陕西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报告_第1页
1/1
陕西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报告 种群数量增长率全国最高 分布密度全国最大 3 月 25 日,记者从省林业厅公布的我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成果报告中获悉,截至 XX 年 5 月,陕西秦岭地区野外生存大熊猫约 345 只,种群数量与第三次调查相比增长 26.4%,为全国最高;大熊猫种群总体状况稳定、富有活力,种群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0.10 只,为全国最大。 据悉,本次调查范围涉及我省 5 市 11 县(市、区)的 63.65 万公顷范围,完成 2404 条大熊猫调查样线、573 条植被样线的外业调查。同时,开展了同域动物、大熊猫栖息地周边社会经济、干扰状况、保护管理、圈养种群等调查,共收集到大熊猫生境记录 13411 份,发现 XX 条熊猫实体及痕迹信息。本次野外调查,实行大部队集中分区的组织形式,有效避开了由于大熊猫个体位移带来的重复计算。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野生大熊猫主要集中分布在秦岭中段南坡,在北坡及西段有少量分布。分布范围东起宁陕县太山庙乡,西至宁强县青木川镇,南起宁强县青木川镇,北至周至县厚畛子镇,涉及 4 个市的 8 个县 23 个乡镇,分布区横跨长江、黄河水系。截至 XX 年 5 月,全省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由 XX 年前的347864 公顷增加到 360587 公顷,其中 75.66%的面积适宜大熊猫生存;潜在栖息地面积由第三次调查时的 258667 公顷减少为 244601 公顷,其中 41.67%的面积为大熊猫适宜生存区域。另外,秦岭地区共获得 535 份大熊猫 dna 样品,成功鉴定出 178 只野外大熊猫个体,占全国获得数量的 53%,为大熊猫遗传基因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已初步建立起由省、市、县、保护区和基层站点等各级保护机构构成的、覆盖全秦岭大熊猫分布区的、较为完整的大熊猫立体保护管理体系。XX 年至今,我省在秦岭大熊猫栖息范围内,先后新建 11 个保护区,使大熊猫保护区总数量达到 16 个,总面积 353735 公顷。保护区内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 202442 公顷,占全省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的 56.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 个保护区中,有 13 个保护区有大熊猫分布,共 262 只,占全省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的 75.94%。 我省大熊猫圈养种群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全省现有圈养大熊猫 20 只,与第三次圈养大熊猫数量相比,XX 年间大熊猫总数增加 12 只,年均大熊猫数量增长率 13.3%。其中,人工繁育成活大熊猫 7 只,繁殖成活率 70%。我省还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等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及中科院动物讨论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讨论机构开展了多项合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陕西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