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5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 说明:1、本试卷由Ⅰ和Ⅱ卷两部分组成 2 、满分 100 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特别是许多台湾同胞,根据家谱记载到祖国大陆原籍地人祖归宗,认识到了自己是真正的中国人,而不是“台独”分子所说的“台湾人”。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井田制 2 .对建立了“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千秋功业秦始皇的评价,最为合适的是 A .从谏如流,知人善任 B .缔造统一,创立新制 C .巩固统一,维护主权 D .述而不作,万世师表 3 .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 B .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C .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 D .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加军国大事的决策 4.“介石先生慧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崇仰。……此物此志,知先生必有同心也。敬祝健康!并致民族革命之礼!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根据材料推断,这封信写于 A .北伐战争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重庆谈判后 5 .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成为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看出 A .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B .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 C .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D .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6 .辩论是雅典公民大会重要的程序。据此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辩论是公民行使自己权力的重要方式 B .公民大会只是辩论场所,不作出决策 C .公民大会的辩论客观上促进文化进展 D .辩论氛围利于苏格拉底等大师的成长 7.2025年 1 月,加沙地带战火持续燃烧2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