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三篇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一、案由 近年来,为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不断推动,各级各部门构建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积极开展服务事项网上办理,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但在工作推动过程中,存在网上服务事项不全、各级各部门自建开发的审批服务系统未全面整合、信息共享程度低、企业和群众网上办事便捷度不高、政务服务效能低等问题。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之间需要自上而下加强政务服务信息系统整合,突破数据壁垒,打破信息孤岛,推动信息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实现最大程度利企便民,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成果。 二、案据 2025 年 9 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25〕55 号),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仍然不便等问题,对全国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予以明确,要求根据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原则,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动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推行公开透明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深化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工作推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一是政务服务系统功能需要进一步完善。以贵州政务服务网为例。全省统一开发建设使用的贵州政务服务网虽多次升级改造,但仍不能满足所有进驻部门办事需求。群众办事仅限于在信息公开、预约、表单下载、进度查询、结果公示等层面,在使用部门的数据储存、统计分析、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安全保密及共享等方面还不能提供完整支撑。二是各级各部门开发使用不同的业务软件,接口不统一,造成信息多次重复录入,再加上可供共享的基础数据量小、群众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熟悉度不高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移动化不足等原因,群众对“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意识不强、应用能力不足,未能充分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势。三是存在“信息孤岛”。由于缺乏高效的数据统筹和高效的数据分析手段,未形成信息全面、集中的数据库,各级各部门间数据“保密”太多,数据壁垒依旧没有打破,进一步造成数据隔阂,制约了信息共享。四是系统开发时数据采集不够,导致开发的系统不能同时满足各级各部门审批、数据储存、调用、共享需求,对政务服务有用的存量数据少。 三、建议 (一)持续将“互联网+政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