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白沟》原文及赏析

《白沟》原文及赏析_第1页
1/2
《白沟》原文及赏析_第2页
2/2
《白沟》原文及赏析《白沟》原文及赏析 原文 宝符藏山自可攻,儿孙谁是出群雄。 幽燕不照中天月,丰沛空歌海内风。 赵普元无四方志,澶渊堪笑百年功。 白沟移向江淮去,止罪宣和恐未公。 赏析 首联开门见山,指出宋太祖曾图谋收取幽燕,但并未见诸行动,而予孙又不能继承伐燕的遗志,更是一代不如一代。 颔联沉痛指出严重后果,诗人用两个地名构成对仗,指出北宋没有收复沦陷的国土,空有统一之名,而无统一之实。 颈联举出两个具体事例构成对仗,开国大臣本无统一大志,而后来的'真宗在战争胜利时,又订出屈辱求和的城渊之盟。所谓澶渊和约就遗笑百年。 尾联议论作结。辽金入侵中原,北宋灭亡,靖康南渡,界河南移,由自沟推至江淮。产生这一局面,仅责备徽宗,有欠公允。造成北宋覆灭之祸,未能实现统一,其直接原因是北宋统治者软弱无能,一味妥协退让的结果。 诗人激于亡国之痛与故国之思,回顾了北宋一代的兴亡,批判了北宋开国后对敌退让求和的妥协政策。 全诗“以议论入诗”,但不是抽象的议论,而是运用诗的语言,进行形象的描写。不说北宋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而蜕“幽燕不照中天月”。不说界河南移,而说“白沟移向江淮去”。诗中运用两个典故,自然贴切;而且由虚转实,引史论今。对北宋之亡不单是进行客观的剖析,而且注入了强烈的抒情。诗人对北宋的屈辱求和,给予严正的批判,其中饱含了深刻而沉痛的爱国之情。 译文 宝符藏山自可取,可子孙中谁是杰出英雄。 宋朝明月照不到幽燕,没有刘邦的功业何必空唱《大风歌》。 赵普反对宋太祖收复幽燕本无四方志,可笑求和的“澶渊之盟”竞成百年丰功。 辽金侵入中原江淮已成为宋金国界,只归罪于宋徽宗亡国恐怕未必公允。 注释 白沟:指今河北容城东面的白沟河。北宋时,宋辽以此为界,故又名界河。 宝符藏山:“宝符藏山”故事出自《史记·赵世家》。攻:讨论,借鉴。 幽燕: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五代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借其势力建立了后晋王朝。 空歌海内风:意为宋太祖未能像刘邦那样威加四海,一统天下。空:徒然。 赵普:北宋大臣,官至宰相。 元:同“原”,根本。 澶渊:指澶渊之盟,北宋与辽所订和约。 宣和:宋徽宗年号,此代指宋徽宗。 创作背景 该诗具体创作年份不详。诗题《白沟》,白沟是一条河,在河北省。北宋时,宋与辽以此为界,称界河。南宋时,中原失陷,界河移到淮河。南宋灭亡之后,诗人途经白沟,有感而借界河南移之事来评论宋王朝的屈辱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白沟》原文及赏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