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后反思《小动物过冬》是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一个关于小动物过冬的童话故事。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一起商量过冬的事。课文不仅生动地介绍了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而且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怀。从而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神秘。 一、我的教学设计理念是: 1、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场景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2、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代替老师的分析。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 二、我对这堂课进行了总结反思,我觉得我努力做到了以下两点: 1、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空间。 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课文,并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思考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过冬方式,这样不仅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沟通中将文本的语言自然地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在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以评价的方式引领孩子建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地实现了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2、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 我能根据低年级小朋友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且喜爱小动物的特点,一开始,我就用色彩鲜艳的小动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孩子的视线紧紧吸引。在新课即将结束时,我也做了适当的拓展延伸,“我们知道了这三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你还知道其它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发言是那么的积极。语文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适当的拓展延伸,拓宽了孩子学习的渠道。将孩子的目光引向学过的课文,实现了知识的重新建构;引向课外的书本,激发了孩子的阅读热情,引向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感受语文的魅力。 三、反思我的不足: 1、课件制作不精致,这方面的技术以后还有待提高,我要不断地学习再学习,实践再实践。 2、课堂上有的地方我处理得太迂腐了些,总怕学生学得不扎实,让学生反复的说呀、读呀,假如不这么的啰嗦的话,将时间节约下来,用在学生写字上,那该多好啊这一点我以后一定改进。 3、以后教案的设计还要更加的科学、精炼,讲究课堂的有效性,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地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