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电算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是会计与计算机等学科的边缘学科,他极大地丰富了会计理论,充实了会计实务以及会计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因此大大增加了会计学科的难度。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推广离不开会计电算化教育,讨论它就是要弄清楚会计电算化学科的特点、理清会计电算化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对策,以期提高会计电算化教育质量,减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特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E2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是会计与计算机等学科的边缘学科,他极大地丰富了会计理论,充实了会计实务以及会计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具体而言,它是利用财务软件指挥计算机替代人工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以及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利用的过程。与任何一门边缘学科一样他的形成和完善大大增加了会计学科的难度。会计要发挥其基本职能和现代职能,必须依赖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虽然目前会计电算化教育进展很快,前景很好,但是在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而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学途径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不仅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更影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很有必要仔细探讨这些问题,并寻求相应的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学科的特点 1.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强。会计电算化在内容上涉及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软件应用和数据维护等多个方面,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会计电算化只能是基于会计课程、计算机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学好会计电算化需要较多的知识储备。扎实牢固的预备知识,能有效减低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的难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一个很小的知识点模糊的话都会影响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理解。 2. 应用性、操作性强。会计电算化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深刻理解会计电算化原理,熟练掌握各种会计软件,以做好对会计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决策。因此,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学科。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应大体相当,这样才能体现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就是通过实践环节来实现的。 3.知识内容更新快。会计电算化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带有计算机的烙印,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在不断升级和换代;随着现代经济和宏观环境的快速变化与进展,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也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持续修改和更新。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