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讨论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讨论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人们的居住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仍有一部分低收入群里无法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难的主要措施,也是解决我们民生现实问题的关键。但是目前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资金缺口较大、土地供应不足、质量令人堪忧等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性的建议。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住有所居;终身责任制;融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城乡居民的住房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人们的居住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人均 GDP 水平和群众的收入还是不高,加之近年房地产价格的急速上涨,即便有大量商品房供应,还是有一部分低收入群体无法在商品房市场中解决住房问题。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低收入群里住房难的主要措施,也是解决我们民生现实问题的关键。保障房建设并非一项消费性建设,而是一种投资性建设。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对于实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住有所居”的目标,对于我们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我们转变经济进展方式、扩大内需,对于我们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进展,促进社会的公平与社会和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保障性住房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一)保障房的定义 世界各国将住房大多分为公屋或私屋。公屋是由政府买单的保障性住房,而私屋则是私人拥有不享受政府买单优惠的自建或市场化的商品房。日本有一种保障性住房叫公营住房,类似于廉租住房,住户是没有任何产权的;还有一种是公团住房,政府提供相当的优惠条件,使得住房者拥有一部分产权。新加坡的保障性住房叫“组屋”,既有出租,也有销售。而在我国,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中较具特别性的一种类型住宅,它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提供给特定的人群使用,并且对该类住房的建造标准和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给予限定,起社会保障作用的住房。 (二)保障房的分类 (1)经济适用房 经济适用住房是政府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以政府指导价出售给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这类低收入家庭有一定的支付能力或者有预期的支付能力,购房人拥有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