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微课应用与课堂教学现况 摘要: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进展日新月异,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老师同样需要时刻秉持创新理念,站在时代的前沿,顺应教育改革趋势与学生进展要求,合理、有效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微课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工具,老师可通过微课对特定知识展开分析,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技能。本文主要描述了微课的基本概念,探讨了地理教学中的微课应用的具体情况,并对微课的应用方法展开详细分析。 关键词:初中地理;微课;课堂教学;融合 初中地理学科部分知识内容较为枯燥、抽象,不易引起学生兴趣。有时即便学生仔细听,也很难理解其中的繁杂概念。长此以往,部分学生就会慢慢地失去学习积极性。为此,老师就需要尝试利用微课,基于其“短而精”的特点,对特定内容展开分析,帮助学生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完成难点突破,进而提升学习效率。 一、微课的基本概念与优势 微课一词源自于英文单词 MicroLecture,主要是指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信息技术对碎片化知识内容进行呈现的教学类型。微课的最大特点便是时间短,通常只有 5 到 8 分钟,并能在短时间内,针对某项特定的知识进行详细分析。因此,老师就能预留出大量时间,展开其他教学任务、计划。特别是近年来,智能终端的快速进展,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便捷地使用网络,为微课的有效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而微课视频又都能上传到互联网平台上,因此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地下载观看,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跳过播放,没有掌握的知识能够反复观看,甚至还能在平台上留下自己的想法,与其他观看者互动沟通。微课的媒介传播灵动而富有吸引力,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传输、存储、应用、加工十分方便。由此可见,微课视频有着独到的技术优势。 二、传统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地理在初中阶段属于“副科”,一般学校的课时安排一周只有两节课,不少地区的中考也不考地理学科,诸多因素导致部分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同时,根据学生的思维进展规律,初中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地理学科基本上都以概念为主,十分抽象,学生们单纯依靠死记硬背,或许在短时间内能够记住,但却无法完全理解,影响了学习的实际效果。同时,地理课程涉及的知识内容又十分广泛,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学习成效。比如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地图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学生需要掌握正确使用地图的方式。传统的地图使用知识授课之时,基本上都是老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