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初中语文《贝壳》教案

初中语文《贝壳》教案_第1页
1/2
初中语文《贝壳》教案_第2页
2/2
初中语文《贝壳》教案_学习方法网 --------------------------------------- 《贝壳》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新增的一篇自读课文,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新课程标准去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人生,现将上课情况简介如下并略做评述。 一、课堂教学主要步骤: 1、老师向学生简介作者席慕容,饱含感情的朗读两首席慕容的抒情短诗,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导入《贝壳》一文的教学。 2、老师范读课文,多媒体配乐(葫芦丝)和画面(碧蓝的大海、金黄的沙滩、贝壳特写)要求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 3、学生齐读课文,发现自己最喜爱的句子。要求:注意朗读速度(舒缓),配乐。 4、师生共同品读 1、2 两节,学生体会贝壳的外形特点,学生结合课文描述自己所看过的贝壳的外形;老师提出讨论题:你看到贝壳时,你想到了什么?(此时,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向身边的同学谈自己的想法,老师提 2-3 名学生回答。) 5、分别抽学生美读 3、4、5 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感情来(找 6--8名学生站起来读,其他学生先后对上述学生的朗读做出评价) 6、启发学生找感受最深的语句,老师和学生一起反复朗读这几个句子。经过学生品赏,一致认为以下两句最感人: (1)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逝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他制作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认真、多么地一丝不苟啊! (2)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 7、围绕上述两句学生畅所欲言,感悟人生,升华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8、配乐齐读课文,从整体上揣摩课文结构、思想,感悟席慕容的人生情怀和哲理思考。 二、对本节课的一些思考 第一,课文要好好地读,在朗读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遵循学科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共同解读教材,解读人文,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遵循学生的阅读心理规律,把学生的体验感受放在首位。在《贝壳》一课的教学中,我把学生的体验感受读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人生,体会人生的意义,应当说席慕容的这篇散文给培育学生情感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在朗读过程中,随着朗读次数的增多,在老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感悟的共同作用下,全体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愈加深刻,在朗读中,我明显地感觉到学生们的感情变化,在赏读一些段落和句子时,许多学生都动了真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初中语文《贝壳》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