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动能 动能定理一、教学目的:.二、重点难点:1. 正确理解动能定理是本节课的重点。2. 推导动能定理是本课的难点。3. 会用动能定理解决力学问题是本节课的能力培养点。三、教学方法: 分析推理、讲练结合四、教具: 可改变倾角的斜面,大小不等的小木块三块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学过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现在让我们复习一下初中做过.的实验.(演示滑块从斜面上滑下,引导学生观察.)同一滑块从不同的高度滑下,高度越大时滑块把木块推得越远,对木块做的功越多.让质量不同的滑块从同一高度滑下,同学们可以看到,质量大的滑块把木块推得更远,对木块做的功更多。 实验表明,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如何定量地表示动能?做功 对物体的运动状态会产生什么效果?本节课我们来进行研究. [板书] 第四节 动能 动能定理 进行新课 幻灯或多媒体投影:光滑水平面上停有两木块,质量 ml=3kg,m2=6kg.现依次用力 F=6N,F’=24N 分别作用在 ml、m2上,各自牵引移动 S=4m,分别计算力的功、木块的加速度和末速度.(由学生自己完成下表.)木块木块的质量m/kg 作用力F/N位移S/m 力的功W/J木块的加速度 a/m.s2末速度 v/m.s-1mv2/2(kg.m2/s2)m1364242424244968896M26642412424496496从表中可以看出,对同一木块,外力的功增加 4 倍,则速度增大为 2 倍;对不同质量的木块,外力对它做一样多的功,由于质量不同,所以速度也不同;对不同的木块做不同的功,看不出速度的变化规律,可见,跟外力做功密切联系 的运动状态不能单用速度来衡量。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中数据,物体速度不仅与外力对它做功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我们发现外力的功与是相等的。 ( 一)、动能1. 定义:在物理学中用这个量表示物体的动能,动能的符号为 Ek=.2.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能的单位是:1kg.m2/s2=1N.m=1J.3. 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4. 动能是一个状态量,是针对某物体在某时刻而言。因此,动能表达式中的 V 只能是瞬时速度。5. 动能与动量不同,动量是矢量,动量变化而动能不一定变化。例如匀速圆周运动动量在不断改变,而动能不改变。动量的大小和动能关系为:P 2=2mEk.例题 1:质量 m=3kg 的物体以 V0= 5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经过一段时间后,速度变为竖直向下的 Vt=4m/s,求这段时间内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和动量的变化量。(注意讲清动量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