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 2014 高中物理 4.3 牛顿第二定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1一、教材分析教科书将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试验和公式表达分成了两节内容,目的在于加强试验探究和突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的重要地位。牛顿第二定律的首要价值是确立了力与运动之间的直接关系,即因果关系。本节内容是在上节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内容表述,得到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教科书突出了牛顿的单位 1 牛顿的物理意义,并在最后通过两个例题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基本思路。它们也是学习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组成部分。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一般表达的含义 2.知道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 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 掌握课程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 →发现问题→形成→建立→检验→评价发展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以及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形成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勇于修正错误的健康心理、具有团队精神三、教学重点 难点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难点:牛顿运动定律的意义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掌握物体的运动规律,初步了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了力、加速度、质量的关系。学生潜在的疑问:力、加速度、质量到底有没有具体的数量关系?说明:学生的这个疑问是打破旧的知识体系的必然要求,同时是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的重要前提。五、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预习课本,找出力、加速度、质量到底有没有具体的数量关系?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七、课时安排:1 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1)当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力成正比。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是:a∝F(2)当保持物体受力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跟质量成反比。用数学式子表示就是:a∝1/m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