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大学》节选[知识·梳理]第 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恶恶臭(wù)(è)(xiù) 好好色(hào)(hǎo)忿懥(fèn zhì) 哀矜(jīn) 敖惰(áo duò)贪戾(lì) 偾事(fèn) 絜矩(xié jǔ)第 2 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此之谓自谦(“谦”通“慊”,满足)(2)上恤孤而民不倍(“倍”通“背”,违背)第 3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安(2)明(3)致(4)诚(5)机(6)得(7)修第 4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所以事君也(名词作动词,侍奉)(2)一家仁,一国兴仁(形容词作动词,讲究仁义)(3)上老老而民兴孝(形容词作动词,尊敬)(4)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形容词作动词,重视)(5)上长长而民兴弟(形容词作动词,尊重)(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显明、彰明)(7)在亲民(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去旧更新)(8)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诚实)(9)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平)第 5 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古义:走出家门。今义:离开家庭到庙宇里去做僧尼或道士。第 6 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判断句)译文:德是根本,财是枝末。(2)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判断句)译文:这就是修养自身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心思的道理。(3)尧、舜帅天下以仁。(状语后置句)译文:尧、舜用仁爱统治天下。(4)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状语后置句)译文:这就叫作内心的真实一定会在外表上表现出来。(5)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1译文:是没有这样的事情的。[常识·速览]承上启下的儒学大家——曾子曾子(公元前 505-前 435),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平邑县人,一说山东嘉祥县人)。生于东鲁,移居武城,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著述有《大学》(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曾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参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四书”之首——《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过。传为孔子弟子曾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