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 2010 高考语文学案:作文审题 1 分类指导 一、话题作文 (一)、观点型话题1、训练目标训练学生审题重点应研读“话题阐述”部分,因为对这部分文字的理解把握比研读材料本身更重要。2、写作指导把从提示性材料中引申出来的一个结论,或是命题人理解材料时所得到的一点见解,用来拟制为话题作文的“话题”,那么我们就称之为“观点型话题”。如 1998 年全国高考作文,要求以“坚韧--我追求的品格”为话题,2000 年的全国高考作文,要求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就是很典型的“观点型话题”。 2007 年上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 和山东的“记忆永远不会风化”作文,2008 年的“春来草自青”虽有比喻义,但总体上也属于观点型话题。这类“话题”的审题是比较宽泛的,只要比照一下自己的选材和所写内容是否吻合话题的观点即可,不能违背、不可偏离。在作文时,这类话题启示我们必须围绕这一中心进行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沿着它所给的线索向前延伸,不能偏离航向。写记叙文,要能够反映这个中心;写议论文,要能够论证这个中心。遵循观点、线性前伸,是“观点型话题”写作时必须花工夫思考的问题。3、审题指导示例一请以“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为话题,联系自己和社会生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可以抒发感情,可以发表见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构思】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就是用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多一分自信,少一份失望。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就是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多一份感谢,少一份抱怨;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就是用顽强的意志面对困难和挫折,多一份勇敢,少一份怯懦;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就是寻找别人最好的东西,多一份肯定,少一份挑剔…… 4、跟踪训练用心 爱心 专心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我今天会走上写作这条路,经常感念我高中时代的王老师。高中二年级时,我的学业与操行都是劣等,几乎到了老师都放弃我的地步,多次受处分,被留校察看,赶出学生宿舍,幸好当时我的导师王老师一直没放弃我,他请我到教师宿舍,吃师母炒的菜,他请假时让我给同学上国文课,还时常对我说:“我教了五十年书,一眼就看出你是一个会成器的学生。”老师对我好,我不敢再坏下去,不敢辜负他,让他失望。毕业那天我跑去问他:“为什么所有的老师都放弃我,你却对我特别好?”他说:“这个世界关怀是最有力量的。我当学生时正像你一样,是被一位真正关心我的老师救起来的。”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