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一,选题背景因为这一年带高三,见了很多导数的题目,学生一般的题是不怕的,但涉及到过一点求三次函数切线的题,有不少同学会漏解,知道有多解的同学也不太会求。还有比较新颖一点的题目,如三次函数的对称中心问题,过一点作三次函数切线条数问题,学生做起来就有些困难。这对于一些老师来说,也是比较新的问题,因为这是新增内容,我们是和学生一起学习。后来看到《数学通讯》贺斌老师的文章“过一点所作三次函数图像切线条数的完备结论”,豁然开朗,我想要是把这将给学生听就好了,学生要是学了这一课,那些题目就很容易了。因为这两年一直在华师学习,想尝试一下探究式教学,所以最终选了此课题.二、本课特点本课最大的特点我觉得是难点的集中突破,第一个难点是,对切线的印象,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紧扣课本切线的概念,打破学生以前对切线的错误地直观感觉;第二个难点是对称中心的探讨,对称中心有很多求法,平移,待定系数,有的教师还二次求导,让学生不知道所以然,这些方法都不及研究它的导函数这种方法简单,所以我选了这种方法,因为应用导数研究三次函数很自然呀;第三个难点是三次函数过一点的切线方程的求法,这里非常关键的是要知道设切点,然后根据切点在切线上也在曲线上得到等式解决问题;第四个难点是切线条数问题,这里面就要转化,切线条数转化为切点个数,切点个数转化为方程解的个数,方程解的个数转化为函数图像与轴交点个数,应该说,这是一个很综合的问题。这些难点因为相互关联,在这节课里被串在一起,我觉得学生应该还是比较好接受的。其次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恰当运用.三次函数我们只能画大致图形,但运用几何画板就可以画准确图形,在画切线的时候,通过动画,让学生明白切线的本质,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课堂中并没有完全依赖多媒体,需要演算、思考的地方,通过板书来突破.三、不足之处不能在课堂上进行一般结论的证明,因为这个比较难,有繁杂的计算,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我想让学生先思考以后有机会在和他们一起讨论.还有就是这节课没有引用实际生活的相关情景,因为我觉得确实没有那里用得上。总之,教案我是一个字一个字自己打的,幻灯片也是自己做的,刚好高考完了,比较有空,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很感谢领导给了这次机会,让我再次表现,希望领导老师批评指正。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