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课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探究东莞市长安中学 肖旭平 [摘要]:自 2005 年“信息技术”新教材投入使用以来,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笔者,那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消极的或不受控制的参加课堂活动,这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更糟糕的是学生无心向学使得教学质量大幅下降。本文从该问题的产生原因、纠正该问题的必要性及该采取那些措施三方面做了一较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对读者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关键字]:信息技术、主动参与、原因剖析、背景分析、途径探析“主动”就字面理解,“主”即自主,有主宰之意,“动” 则表示行动、参与之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主动”一词的解释为“无需外在事物的强制性逼迫,能自动、自觉、自发地参加到某一活动中去”。主动参与学习,意即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生在教师的一定指导下,通过自身能动的、自觉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而信息技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大板块,如果少了学生的参与,将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以“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为主要任务的素质教育更加无从说起。然而事与愿违,在我们的教学中却常常发现同学们上课时百无聊赖、无所事事或是千方百计地找机会上网、玩游戏,根本不愿参与到教师们精心安排的课堂活动中来。 一、原因剖析 现如今,在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往往是被动的或者是不受控制的。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类:1、学生不愿主动参与学习。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一种错误认识,那就是学生不懂事,让他自己学学不到什么,因而一味地抱在怀里,扶在手里,使学生丧失了许多主动参与的机会,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也逐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消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在观摩一些公开教学课时,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教师布置自学或讨论内容时,很多同学消极参与,被动地等待教师讲解。反正教师要讲的,又何必费尽心思想答案,长此以往,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日渐淡薄,消极等待思想逐步抬头。2、学生不会主动参与学习。要让学生主动开展学习活动,首先必须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倘若学生连书都不会看,又谈何自主学习。特别是对于新教材,新教材对于学生的起点较高,很多内容都是以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为出发点的,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大部分学生的底子并不是很好。对于这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如果事先不对其进行一定的引导,那么他们根本就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