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期末测试卷必考(重点基础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仔细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 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5 ℃时,将 0.10 mol·L-1 CH3COOH 溶液滴加到 10mL 0.10mol·L-1NaOH 溶液中,lg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C 点坐标是(6,1.7)。(已知:lg5=0.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a(CH3COOH)=5.0×10-5B.Ka(CH3COOH)=5.0×10-6C.pH=7 时加入的醋酸溶液的体积小于 10 mLD.B 点存在 c(Na+)-c(CH3COO-)=(10-6-10-8)mol·L-12、对于工业合成氨反应 N2+3H22NH⇌3+Q(Q>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3 体积H2和足量N2反应,必定生成 2 体积NH3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提高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向合成氨的方向进行D.及时使氨液化、分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N2和H2的利用率3、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文化积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胆水炼铜是中国古代冶金中一项重要发明,发生了分解反应B.古语:“雷雨发庄稼”,是因为发生了自然固氮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D.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来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4、青石棉(cricidolite)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种致癌物质,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 46 种化学品之一,青石棉的化学式为:Na2Fe5Si8O22(OH)2,青石棉用稀硝酸溶液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 N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青石棉是一种易燃品,且易溶于水B.青石棉的化学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Na2O·3FeO·Fe2O3·8SiO2·H2OC.1mol Na2Fe5Si8O22(OH)2与足量的硝酸作用,至少需消耗 8.5 L 2 mol/L HNO3溶液D.1mol Na2Fe5Si8O22(OH)2与足量氢氟酸作用,至少需消耗 7 L 2 mol/L HF 溶液5、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量的铁在 1molCl2中然烧,最终转移电子数为 2NAB.在 50g 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