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内蒙古产业进展水平的实证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内蒙古产业进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摘 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通过对内蒙古现有产业的进展状况进行分析,选取反映行业比较优势、可持续性、经济效益等方面的 9 项指标。根据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运用社会经济统计软件 SPSS18.0 对内蒙古 28 个典型行业的各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给出 28 个行业排名,并根据行业的综合得分对经济进展水平进行评估。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内蒙古;产业进展;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09-0088-03 引言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中国区域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不断增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到目前为止,中国区域一体化的合作形式主要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都已经成为了国内区域一体化进展的具有重要标志性的形式之一。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形成和进展是内蒙古自治区近些年来所取得快速进展的强动力,同时也看出其进展与内蒙古自治区的整体进展密不可分,息息相关。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蒙古产业进展现状如何?三次产业结构水平如何?影响内蒙古产业进展水平的因素又有那些?本文试图回答这些待讨论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讨论:袁莉(2025),马波、王双(2025),乔颖、孙晓燕(2025)等都对政府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定位作了讨论。主要观点为,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该打破观念的障碍,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的地方政府,以市场改革和社会服务为导向,合理设置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协同,构建一体化的协商机制。叶刚(2025)在《呼包鄂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进展策略探讨》中试图利用产业经济学理论、文化学理论、区域合作理论等相关知识,从呼包鄂经济带具有实现文化产业一体化的条件出发,提出呼包鄂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原则和策略,从而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王欣、曹晓辉(2025)对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进展进行了讨论,指出不仅要解决区域一体化进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更要从实践角度去构建区域一体化进展的良好进展机制,加强三市政府间合作。 随着内蒙古经济特别是呼包鄂三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各界对呼包鄂地区的关注越来越大,相关讨论也越来越多。 关于内蒙古产业进展的实证讨论:聂华林、李长亮(2025)在内蒙古经济进展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分析中也认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