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电商精准扶贫进展农村经济 近几年,伴随着电子商务向三线、四线城市乃至农村地区的渗透,我国县域电子商务进入进展的黄金期,呈现出政府支持力度大、进展速度快、平台企业强势布局、新典型不断涌现、草根热情高的特点。站在“互联网+”风口上,“电商扶贫”已然成为多地政府开出的精准扶贫新药方。 百花齐放 借着政策利好的推动,县域电商被瞬间引爆。而在这百花齐放的环境下,有些地区根据各自资源禀赋,开启极具地方特色的电子商务进展模式。 以沭阳县为例,该县借助互联网销售特色花木产业,实现全县经济的弯道超车。20xx 年,沭阳县在淘宝和天猫平台上的销售额达26 亿元,同比增长 74%;寄出包裹数超过 2700 万个,同比增长130%,主要是花木产品。电子商务还成为沭阳经济进展的催化剂,拉动经济整体实现跨越式进展。20xx 年,沭阳更是进入全国百强县,名列第 44 位。 同样在浙江省遂昌县,该县依托遂网公司和网商协会,构建“政府+平台+网商+合作社+信息点+农户+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遂网公司派专人到各个村镇调研特色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状况,将优质产品进行整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耕谷”品牌,营造“妈妈的味道”、“高山原生态”等产品理念,提高产品附加价值。网销协会对全县网商进行培训,提供全方位的网销配套服务。20xx年,遂昌县网上销售额突破亿元,同比增长 73%。遂网公司还创新性提出“赶街模式”,在行政村布局信息点,帮助村民进行网购网销,20xx 年共建设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网点 210 个。 全国各地的电子商务实践表明,电子商务网销业的进入门槛不高,只要激发农民的内在积极性,有钱可赚,就会爆发出巨大的活力和创新力,人人都可以包容在电子商务的实践中。在“沙集模式”的调研中,我们见证了东风村七十多岁的周维山老人用一个手指戳键盘的“一指禅”,同样能开网店,能做生意,能制造价值。 电商为什么能扶贫 “沙集模式”、“沭阳经验”等全国各地的实践都表明,县域电子商务有助于改善“三农”问题,有助于转变农村经济进展方式,有助于进展地方经济和推动城镇化进程,有助于促进我国“包容性增长”,尤其是是有助于帮助农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基于我国尚有 7017 万贫困人口的现实,假如根据 2025 年全面实现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任务重、时间紧,必须创新扶贫思路。而电子商务恰恰有助于实现“精准扶贫”,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新抓手,原因何在? “农村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机制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