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忆江南》说课稿 小学四年级语文《忆江南》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忆江南》说课稿,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一、说教材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唤起人们对江南绚丽春色的向往,反问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诗,更真实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眷恋之情。同时,“词”这种体裁在湘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是首次出现,选编这首词,意在使学生对词这种体裁有一个简洁的了解,初步感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开拓学生的视野,感觉中国经典诗词的无限魅力。 二、说设计思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经千百年而传诵至今的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灿烂奇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不少老师包括我自己都曾切身体会到:老师激情有余,学生悟性缺乏;老师情有独钟,学生却无动于衷。缘由何在?往往由于老师在教学上的情感灌输,造成学生的情感距离,未表达经典诗词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本堂课的教学重在表达语文新课标中“以读为本”的理念,使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字;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渗透古诗词教学“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使学生学会品读语言、诵读情感、美读意境,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古诗词的品味和审美情趣,力求营造一种“简约而不简洁,随便却不随便”的和谐语文课堂。 本首词的教学过程我设定为四个环节: 〔一〕谈“忆”导入,情境揭题。 〔二〕“胖”读全词,古词新谈。 〔三〕“瘦”读全词,搜寻词眼。 〔四〕牵引“忆”线,拓展延情。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忆”导入,情境揭题。 1、〔师生问好后,老师板书“忆”字〕 ① 师:请同学们读这个字。能给“忆”字组几个词吗? 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制造这个字的呢? 〔课件一:演示“忆”的演化过程〕 ② 师:由此,你想到了“忆”的本意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回想、思念〕。 ③ 师:古往今来,有人思念家乡,有人思念亲人,也有人思念故友,今日,我们将和诗人白居易一同去“思念江南”。〔板书:江南,学生齐读课题〕 2、师: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二:江南风光视频:小桥、流水、垂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