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1 第九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 1 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课标及教学要求】内容标准学习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具体表现。2.从多维的角度辩证地认识美苏之间的“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3.从“冷战”政策和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史实中认识到霸权主义的危害,明确国家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确认“存异”和宽容的态度与价值观。【高考回眸】1、版图中的德意志: “我们德意志人是一个民族,因为我们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所以我们感到休戚与共。”这段话反映了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下图是德意志四个不同时期的版图: (1)以上图片反映德意志政治版图经历了怎样的变迁?(2 分) (2)B 图和 D 图的状况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2 分) (3)C 图状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 分) (4)四张图片给你哪些启示?(1 分)答案:(1)由分裂到统一,由统一到分裂,再由分裂到统一。 (2)王朝战争或“铁血政策”;和平方式或非战争方式。 (3)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或美苏“冷战”。 (4)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平统一胜于武力统一等。【知识结构】一、两级世界形成的背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1、二战极大的改变了世界各国政治力量的对比。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东欧(8 个)(建立原因) 亚洲(4 个)2、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由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 3、美苏在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上的分歧。美苏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二、对峙的方式 冷战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活动,以“遏制”共产主义。序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目的: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二、两级世界形成的经过: 美国“冷战政策”苏联对策政治 杜鲁门主义 帮助东欧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经济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 北约组织 华约组织 要点补充:杜鲁门主义——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目的)帮助东欧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民主改革(内容)马歇尔计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