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的时代询问——在生态环境部生态文学座谈会上的发言李景平2020 年 11 月 09 日生态文明时代给生态文学提供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契机,这已不是问题。问题是怎样推进生态文学创作的发展?很荣幸。前一个月,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刘友宾司长在中国环境报宣传工作会上就生态环境文化建设问题讲话,肯定了山西。说山西把山西作家团结起来了,形成了一个生态文学作家群,组织开展生态文学采风,推进生态文学创作,创作出版了很好的生态文学作品。很高兴我们做的事情受到肯定。我更感兴趣的是,他说,我们今后每年都要组织作家去采风,而且,要明确任务,每个省,每个地方,都要把本地的作家组织起来。这不,不出一个月,生态环境部就要组织中国作家去采风,行动迅速非常。这个会议的名称是“繁荣生态文学共建美丽中国”座谈会暨“大地文心”生态作家采风四川行启动仪式。在这里,我已经感受到了生态环境部推进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势头。我近期在《绿叶》杂志上对生态文学作家和研究家李青松、哲夫、李炳银和已故生态文学作家作家胡冬林的妹妹胡夏林做了访谈。在访谈交流之中,我感受到,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学的崭新意义或者突破意义,在于生态文学给社会、给文学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和反思传统文学的视角。也就是说,我感觉现在谈生态文学或者环境文学,不是仅仅说说生态文学如何如何,而是生态文学面对整个传统文学,提出了一种探索性的时代之问。一.历史回问:文学到底是什么?1.生态文学带来人们对传统文学的试问。文学是什么?文学是人学。这是现代文学的说法。文学的源头上有没有定义我没去寻找,但从神话文学源头和中国文学流脉看,人类的早期文学就不仅仅是人学,而是人与自然之学。所以,生态文学的时代意义就在于,让文学返归本源,即文学本身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学。也即,文学=人本文学+生态文学。文学是形象地反映和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叙述。人本文学是以人为中心反映和表现人与人关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叙述。生态文学,则是形象地反映和表现人与自然应然关系的叙述。文学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而生态文学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人本文学也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它反映的是人对自然的对立、斗争、战胜,表现人为中心,人定胜天生态文学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是人对自然的尊重顺应、保护,表现的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体现的是人对自然的责任、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