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发展沈夏珠2020-10-3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20 年 10 月 26 日至 29 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强调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的有关内容表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正式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发展,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已经深刻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十分深刻的内在逻辑、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它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引领、推动、保障作用。目标引领,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幸福。“小康社会”引领了一个时代。从狭义上讲,小康社会建设贯穿了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三十年(1990-2020,此前的奋斗目标是“温饱”),在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又经历了实现总体小康(1990-200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2-201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2020)三个阶段;从广义上讲,“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近代以来中国广大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担当、新中国七十多年来的奋斗追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在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党运、国运、民族命运的重大飞跃,以及全体中国人民人生命运的深刻变化。改革推动,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体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改革的本质,是一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永无止境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化运动,也是一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运动。中国共产党是基于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新社会、新国家而产生的政党,同时,中国共产党也致力于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新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因而必然要担当三大历史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谋未来。这三大历史使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国家制度建构的领导力量,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