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试应试指导一、选择题(注意题目中有无注明不可涂改) 1.材料型选择题首先找出题目的关键词,进行审题,从关键词入手,联系书本知识,根据选项进行逐个排除 2.排列组合型的选择题可采用排除法(时间顺序可采用首尾排除法) 3.逻辑型选择题的表述太过绝对一般都是错的4.填充型选择题要抓住关键词进行选择5.不会做的题目选你第一直觉认为应该选的选项二、材料问答题(非选择题)从心理上讲,遇到似曾相识的题目切忌忽略平时的解题方法和简缩审题步骤;遇到生题、难题不必过分紧张,相信平时积累的方法与技巧、掌握的规律肯定有用。接着进行解题“三部曲”。第一,读题审题。耐心完成以下三步:① 认真逐字逐词阅读题目;② 用铅笔轻轻划出关键词,如时间、空间、主干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求答方式(概括、说明、比较、评价等)、求答内容(原因、特点、影响、评价、启示等);③ 正确理解关键词,甚至达到咬文嚼字的程度。这一点需要进行平时积累,可以借助汉语词典。如“概括历史现象”需要将具体史实进行同类归结,语言要简明扼要; 再如“根本”是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根本原因”就不可能是与之相关的一般历史现象,需要从经济层面(经济基础)或政治层面(阶级本质、主要矛盾)、主观角度等方面思考;此外题目中的以文字方式体现的时间最好将之转换成具体的阿拉伯数字。这样,问答题准确率就会大大提高。第二,组织材料。做好以下三步方可正式落笔:① 根据题目中时间、空间、主干事件等关键词,初步 锁定教材 相关章节(宜宽不宜窄) ;(关于时间请同学们注意,一般而言,题目中主干内容呈现的时间会小于答题所需要的时间跨度,比如有背景、原因或影响、评价等求答内 容的题目,详见示例。即使没有这一类求答内容,在初步锁定教材时“从宽处理”对答题也有帮助,因为历史的发展联系性特强)② 根据题目的主干事件和求答内容 搜索材料、筛选材料 ;③ 根据求答方式及所占有的材料思考 提炼出要点 (如归纳的史实要点及相应的观点或结论等),并据此确定评价、启示或认识等问题的答题角度。这些问题往往是题目中的难点,但也有规律可寻。如“评价”一般应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消极方面,应从“危害”、“局限”等角度思考。积极方面,通常称之为“意义”。以上三步,要“步步为营” 。同时对关键词还需做到“回头看”,以防“走题”。第三,规范答题 。首先是 格式规范,做到段落化、序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