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哲学常识(上册) 哲学原理归纳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内容: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世界物质性原理);②同时,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又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能动性原理) (2)方法论:①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运用:①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制定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②青少年要学习历史,了解我国的现实,把立足点放在中国国情上;③我国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取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我国正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⑤反对封建迷信和各种形式的邪教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1)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2)方法论:我们在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 (3)运用:①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② 兴建四大工程(西气东输、西电动送、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加强地区之间经济联系;③ 开通政府网站,沟通政府与群众联系;④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当前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⑤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必须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3、原因和结果的联系原理 (1)内容:①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②原因总是伴随一定的结果,结果必定由一定原因引起。③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的链条中,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运用:①生产的发展是科学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科学的发现和发明促进生产的发展;生产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改善是一种因果关系;农业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