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一、教学基本目标 (一)识字教学的重要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进展的载体,自古以来,汉字教育就是中国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石与起点。识字是一个人文化素养提高的第一步,多识字、早识字有利于学生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采的文本世界,对进展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以及培育学生猎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1~2年级的教学重点。《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个,其中 800—1000 个会写。在识字教学中,主张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尽早扫除读写障碍,为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二)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1—2 年级) 1.喜爱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 个,其中 800~1000 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法律规范、端正、干净。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教材编排特点 整体看: 人教版实验教材实行众家识字方法之长,融合了我国影响最大的三大识字教学流派(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优点,精心安排识字内容来落实小学段的识字任务。识字内容分别编排在四个部分:一是结合汉语拼音识字;二是在一年级上下册、二年级上册中编排识字单元或识字课,三是在语文园地安排归类识字;四是全套教材中随课文识字。 具体讲: 1、体现汉字教学规律。 (1)字形:揭示象形、会意、形声字构字规律,蕴含汉字的进展。 一册:象形字《口耳目》,会意字《日月明》,三册语文园地中出现抓形声字特点认字。 (2)字音:传承古代汉字教育文化,韵语识字,朗朗上口。(古诗、儿歌、对子、谚语、三字经) 一册:《一去二三里》《比一比》 二册:识字 2(三字经)、识字 3(对子歌)识字 4(儿歌)识字5(字谜歌)识字 6(量词歌)识字 7(反义词对子歌)识字 8(谚语) 三册:识字 3(三字经)识字 5(谚语)识字 6(反义词对子歌)、识字 7(儿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