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教学改革浅见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结合我区当前课堂改革方向,综合我校实际情况和语文老师看法,整理浅见如下:主题思路——不管是素养教育的大要求,还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都要求我们为学生松绑、减负。小学阶段应尽可能不布置或少布置家庭作业,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少了许多批改作业的麻烦,因为我们更应该花心思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多样,少而精地设计家庭作业,让学生既能减负又能提质。一、家庭作业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课堂学习是课外学习的基础,课外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因此,我们在设计家庭作业时既要考虑当天的课堂情况,又要注意学生自己的特点,从而使学生能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而又受益于终身。(一)宜重能力培育,切忌“题海战术”。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不再是学到了什么,而更主要是学会怎样学习。老师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育,切忌“题海战术”,机械地重复只会让人产生厌烦心理。当然,有人认为,任何人想在某一学科领域内遨游,都必须牢固地掌握该门学科的基础知识,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素养教育的基础,不多作训练怎么行呢?但语文基础知识浩瀚纷繁,哪些应该让学生掌握,哪些不宜非要小学生完全掌握。我们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有意识地把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增加学生的制造性学习与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掌握活的语文知识。要想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就必须建立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互融合的大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在宽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二)宜贴近生活,切忌“拿来主义”。小学语文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老师要用心捕捉学生身边的各种现象,指导学生自觉地把学习语文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切忌把书市上的一批训练册上的题让学生上一课就做一课,这种“拿来主义”多半是“无效或低效”的,既加重了学生和老师的负担,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用也甚微。二、家庭作业的布置形式要灵活多样。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小学生的学习都带着浓厚的兴趣色彩,对新、异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因此,家庭作业形式的灵活多样,有利于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轻松地完成作业,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我们作业布置的收效。(一)口语型作业:结合课前预习要求和提纲,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方法能力主要要求是会听、能说、读懂、善写,小语《新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