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育的问题与对策讨论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育的问题与对策讨论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展,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也不断膨胀。但是我国高校人才培育的质量问题一直被社会诟病。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培育目标的准确定位、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培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育;问题;对策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进展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很快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工商管理类专业是招生规模扩张最快的学科之一。近年来,大量此类专业的毕业生由于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而就业难的问题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暴露了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育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只有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加快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1 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 1.1 培育目标定位不准确 我国绝大部分本科院校均将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定位于培育适应社会各类单位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这一定位明显偏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进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育规模越来越大,目前我国本科院校有 1000 余所(包括独立学院),基本上每所学校都有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每年本科毕业生 100 多万人,但最终能够走上高层管理岗位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独立学院的毕业生绝大部分都长期在公司中层或基层工作。不同的岗位对人才素养的要求显然不一样,高层管理人才需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储备和较强的决策能力,而中层和基层管理人才更需要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育目标定位必定影响培育方案和培育模式的选择,这种偏高的定位导致在人才培育过程中忽视对执行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而大部分高校不具备培育高级管理人才的办学实力,结果是培育出来的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管理人才的需要。 1.2 缺乏自然科学素养教育 自然科学是认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的科学。对工商管理类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不仅有助于他们正确地认识客观物质世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培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而且也是帮助他们解决复杂管理问题的必要知识储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展呈现不同学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