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老师读书心得 教育,就是要好好说话今日在阅读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句话,问:正确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说起育儿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也是一路走来跌跌撞撞。虽然在做妈妈上,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已经锻炼的很娴熟,但在教育上却很谨慎。生怕一个不留神,就会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印记。因而也常常走进教育的误区。文中说,正确的家庭教育,要使用以下几种语气: 第一就是在与孩子沟通时,要使用“信任”的语气。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孩子,这样才能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从而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 第二就是在与孩子沟通时,要使用“尊重”的语气。不要因为孩子的不听话而粗暴的进行反对; 第三就是在与孩子沟通时,要使用“商量”的语气。时刻保持大人与孩子是平等的关系,这样孩子才会从心底觉得,你是尊重他们的; 第四就是在与孩子沟通时,要使用“赞美”的语气。尤其在发现孩子优点时,要及时的进行鼓舞欣赏,这样会让孩子更有自信心; 第五就是在与孩子沟通时,要使用“鼓舞”的语气。假如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的批判责备,应该是帮助他们在过失中总结教训,鼓舞他再次成功。 “信任”、“尊重”、“商量”、“赞美”、“鼓舞”这几个关键词看似简单,可做起来难。回过头来看自己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出现过很多的不合理。我的儿子在 6 岁这个阶段,正是自控能力萌发又难以掌控的。很多时候,都是我在一味的要求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别说商量的口气了,基本上都是再用命令的语气。从而就形成了每次只要我一说话,儿子就特别不耐烦。久而久之就变得有些叛逆。什么事都要和你对着干。接下来想必再去做到鼓舞赞美,那绝对是不可能了。倒是会便成一顿数落。这样不可取的方式曾经试图想要去扭转一下,但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读完这篇短文之后,看来,我这个急脾气妈妈不能只要求孩子去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让自己也有所改变了。 这个阶段的幼儿正是语言的爆发期和心理的成长关键期。他们会叛逆,会和你对着干。也会模仿大人的样子去做一些他们能力达不到的事。首先,我认为自己要真正的认识到这个年龄段的特点,这不是孩子们自身的错,而是这个阶段造就孩子们去犯一些错。真正的认识到这些后,在正面教育上,要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先把尊重放在最前面,带着尊重的语气去进行沟通。或许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儿子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