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优化全析 J IAO CAI YOU HUA QUAN XI 一、内容详解 本剧剧情简单。女仆李嫂不慎打碎了主人吴太太的一只花瓶,吴太太强迫她按原价赔偿三块钱国币。住在同院的大学生杨长雄极为愤慨,与吴太太发生口角。杨气急之下摔碎另一只花瓶,无可奈何地送上三块钱国币,完成全剧。 剧本结构严谨,矛盾集中。剧本虚写女仆打碎花瓶、赔不起、以铺盖抵押、被辞退等情节,而将大学生与女主人的冲突作为矛盾的焦点,着力描写他们之间的三次交锋。第一次,争论的焦点是李嫂该不该赔花瓶;第二次,焦点是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第三次是由大学生骂女主人是“一个无耻的泼妇”引起。三次交锋,层次清晰,将剧情逐次推向高潮。结尾以打碎另一只花瓶解决冲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富于个性。女主人唠叨、狡辩、出言不逊,充分显示了她自私、吝啬、胡搅蛮缠的个性。大学生敢想敢说、能言善辩、锋芒毕露,则充分表现了他仗义执言、好打抱不平的性格;而低缓、短促、风趣的语言,则与他的沉着稳重和幽默的性格是分不开的。人物的性格是在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刻画出来的。比如在大学生与女主人的三次交锋中,女主人总是主动进攻,大学生则是“被迫抗战”,特别是最后一个回合,女主人一逼、再逼、三逼,大学生却一忍、再忍,最后是“面白手颤,忍无可忍”,才“将花瓶拼命的往地上一掷”。当另一只花瓶打碎后,大学生“理屈词穷,闭紧了嘴唇,握紧了拳头”,过了一会儿,才“摸出了三张纸币,送上”;而伶牙俐齿的女主人,因事出意外,只是“抢了纸币,握在手内,捏成纸团,鼓着眼,看着对方”。这一连串的动作、表情,将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 人物形象分析 吴太太欺压女仆、蛮不讲理的吴太太是作者讽刺的对象。抗战前她养尊处优,去牯岭避暑;抗战后吴太太逃往西南后方避难,租住三间正房,牢骚满腹。女仆李嫂无意中打碎了一只花瓶,吴太太就逼她赔偿三块钱国币。虽然李嫂身上只有三角钱,她却毫无同情之心,硬叫警察来把李嫂的铺盖拿去押三块钱来赔偿,自私、吝啬、刻薄、欺人成性的剥削阶级本性毕露无遗。和杨长雄的三次交锋也充分地显示出吴太太的典型的庸俗的小市民习气:胡搅蛮缠、泼辣、狡辩。她听到杨长雄说她是“一个无耻的泼妇”,便不依不饶,一逼再逼,甚至谩骂:“刚才你很会说话,怎么现在连屁也不放了?你骂了人你不承认。你骂了人你不敢承认。这才是无耻。是的,无耻!下流!混蛋!”这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