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对外关系【2019 年高考考纲解读】(1)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②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③“文化大革命”;④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⑤“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2)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①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民主法制的确立(1949~1956 年)(1)新中国的成立——前提条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2)三大政治制度的形成——奠基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民主法制的破坏(1966~1976 年)“文化大革命”——践踏破坏毛泽东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把“走资派”篡夺的权力夺回来,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乘机兴风作浪,造成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3.民主法制的健全(1978 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健全完善(1)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平反冤假错案。(2)政治体制改革:恢复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3)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国。加强立法工作,修订宪法和颁布多部法律,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重点】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中国特色(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体现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既能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又有利于国家政权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组织社会主义建设。(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显著特征是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议政。(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它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外交方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2)外交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 年)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3)步入国际舞台:日内瓦会议(1954 年)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4)亚非会议:万隆会议(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