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课时 非地带性现象(1)南半球缺失□ 亚寒带针叶林带 和苔原带,主要原因是□ 南半球相应纬度无陆地 。(2)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形成□ 热带草原 带,主要原因是□ 地势高 ,水热不足,不能形成热带雨林带。(3)美洲大陆西海岸的自然带南北延伸呈□ 长条 状,主要原因是受□ 科迪勒拉山系 的限制。(4)南美洲大陆西岸的□ 热带荒漠 带南北延伸接近 30 个纬度,主要原因是受□ 秘鲁寒流 的影响。(5)我国西北地区绿洲广布,主要是受□ 水源 的影响。(6)南美洲南部大陆东岸荒漠广布,主要原因是位于□ 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 ,降水稀少。考点 非地带性现象的形成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环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南美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1(1)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地相同,说出该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乙处分布该自然带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2)说出丙地的自然景观,分析其原因。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1)乙地位于□ 巴西东南沿海 。(2)丙地主要位于中纬度安第斯山脉□ 东 侧,西风带□ 背 风坡。(1)乙地位于□ 东南信 风□ 迎 风坡,受□ 巴西 暖流(洋流)的影响,形成□ 热带雨林 带,体现了□ 非地带性 现象。(2)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导致丙地降水□少,形成□ 温带大陆性 气候,景观主要为□ 温 带荒漠。答案 (1)热带雨林带;非地带性现象。(2)温带荒漠;地处安第斯山脉的背风坡,难以获得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 23(2019·广东茂名第一次综合测试)丹霞地貌典型特征是陡崖广泛发育,许多山峰四面陡崖,山顶平坦狭小,崖底则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由于相对高度小,山体植被垂直分异呈现出非地带性特征。下图示意湖南崀山丹霞地貌植被。据此完成 1~3 题。1.导致山顶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降水 C.热量 D.坡度答案 A解析 图中显示,山顶中部土壤厚度较大,周边土层薄,周边保水性差,故形成山顶中间和周边不同的植被带。降水、热量、坡度都不是主要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土壤,故 A 项正确。2.图中沟谷雨林区域热量异常充足,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海拔低C.地形封闭 D.陡崖反射阳光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图中沟谷雨林区位于崖底,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由于沟谷被山块围合,地形封闭,沟谷内温度较高,水分充足,形成湿热的小环境,该类区域也被称为“热岛+湿岛效应”。3.若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