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课时 自然资源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1)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A 、 B 、 C 。(2)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 A 、 B 。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有□ C 。2.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1)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 降低 。(2)人类对资源利用的□ 广度 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利用程度从单一到□ 综合 。(3)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3.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资源利用不合理。(2)资源破坏与浪费□ 严重 。(3)资源利用率较低。(4)资源短缺严重。4.资源短缺(1)原因:资源数量有限,资源需求量□ 大 ,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资源利用率□ 低 。(2)解决措施:节约资源,提高□ 资源利用率 ;开发利用替代资源。1考点 水资源 水井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我国多数地区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投资打井,灌区机井普遍以水泵装机容量按时计费,机井开机时间越长,效益越高。反之则低,导致节水动力不足。下图为某地机井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图示机井最常见于( )A.华南地区 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2)关于图示机井灌溉方式的评价,正确的是( )A.需修筑明渠 B.占用耕地多C.易引发地面下陷 D.水质清洁(3)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应( )A.增加机井数量B.限制农田灌溉的用水量C.推行机井水源开采完全市场化D.对超量开采者给予处罚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1)机井抽取□ 浅 层地下水,采用的灌溉方式主要是□ 大水漫灌 。(2)机井开机时间越□ 长 ,效益越□ 高 。反之则低,导致节水动力不足。(3)我国多数地区按照“□ 谁投资、谁管理、 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投资打井。(1)四个选项中,水资源供需矛盾最大的地区是□ 华北 地区。(2)存在长期过度□ 开采地下水 的现象,易引发□ 地面下陷 。(3)应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对超量开采者给予□ 处罚 。答案 (1)B (2)C (3)D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22.水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水资源短缺,可按如下思路分析3.我国南北方缺水类型不同:北方因气候较为干旱属于资源型缺水,南方多属于因水污染严重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4.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1)开源(2)节流(2019·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2017 年 12 月 1 日起,北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