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理(一) 【考试说明要求】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海洋和海岸带(1)海底地形海底主要地形类型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2)海水温度与盐度海水表层温度的分布规律不同海区海水温度随水深的变化规律海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3)海一气相互作用海一气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5)海岸与海岸带海岸类型及其特点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学习目标】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 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运用地图及景观图片,概述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2.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的分布规律。注意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季节变化和空间差异。3.运用图表,分析海 -气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借助地理环境整体性观点分析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采用比较 法分析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学习策略】 1.可将海底地形类型和海岸类型、海水温度和盐度、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概念进行对比。2.掌握复习重点,特别具有海洋地理模块特色的内容,如海岸带的类型及海岸带的开发和利用问题,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海洋灾害的防治问题等。图 1图 23.难点的落实解决也是对必修模块内容的复习巩固,因此,复习时,可结合具体的资料充分分析,化解疑难,如海岸带的类型与等高线线地形图的结合 ,风暴潮、海啸的成因与天气系统、地质作用的结合,海-气相互作用与地理环境整体性规律的关联,海水性质的判读及描述与纬度位置、洋流因素等的结合……【课堂活动】考点诠释 1:结合图 1,对比分析海底地形和海岸类型的特征,重点掌握海岸和海岸带开发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方向。 探究活动 1:绘制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比较海底 地形类型及海岸类型,结合实例说明海岸带开发的主要方式,回答下列问题。探究活动 2:典型例题分析,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 1。【典例剖析 1】帕劳是美丽的西太平洋岛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与菲律宾板块交界处.由一个大堡礁和许多小岛礁构成,图 2是帕劳的地理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帕劳群岛地处太平洋岛弧链,东临深海沟,形成这种岛弧—海1.海底地形分布规律是?2.根据海岸的物质组成,可将海岸分为哪四种类型?3.对比说明每一类海岸类型的特征开发利用的方式。4.我国有哪些海岸类型,生物海岸的生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