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小资在苏杭:苏杭 小资 CHIC!:你觉得自己是“戏痴”吗?聂远:我不是。假如谁说拍一部戏,花三个月就出不来了,我觉得我要跟他聊一聊。工作时,我会完全投入,一旦拍戏结束,我还是我自己。假如拍两部时间相接的戏,我三个月拍完这部戏,却没从戏里出来,到下部戏里我把唐僧演成了赵云,这就不合适了。 小资 CHIC!:这么说来,你是一个天生的演员,能够很好地把握戏的感觉。 聂远:不少美国演员会花一到三年的时间去准备一个角色,当然他在准备这个角色的过程中会有难脱离的时候,因为行程了一些习惯,他们会去找角色的感觉,比如说话的方式。也许戏拍完了,仍然会保留这个角色的某些习惯,这是花了很长时准备出来的。国内现在拍影视剧太快餐式了,在很短的时间内拍一部电影或者一部电视剧,不可能完全投入自己。假如给我一次机会,我也想用两年的时间去准备一部戏,全身心投入自己。但是现在国内的拍戏模式不能给你这么多准备时间,工作就像赶场一样,拍完这部戏,马上奔赴下一部戏。 小资 CHIC!:这样串场拍戏,会不会发生串戏的情况? 聂远:串戏倒串不了,假如串戏了,只能说演员的经验不够。其实我当时拍《天下粮仓》和《大唐情史》的时候,这两部戏是同时开拍的,一个演皇上、一个演和尚,我也没觉得对我有什么影响。 小资 CHIC!:我们知道聂远演了很多古装戏,现代戏好像挺少的,会考虑多拍一些现代戏吗? 聂远:今年年初的时候播了一部我的现代戏,叫做《闪婚的代价》。这部戏还是有点不着地气的感觉,不太贴近生活,角色一下就做了高管,一下又家财万贯,有点突然,没个出处,至少得和这个人物的成长背景相符吧。为什么古装剧看着比较舒适呢,因为故事相对有据可查。比如唐僧,他有和剧情相符的成长经历,观众甚至可以查到他的历史。但是一些时装剧却不是这样,完全虚构。我本身挺喜爱拍一些现实题材的戏,但是一定要有根,就像我是贵州人,在上海念大学,在北京工作,我要是寻根的话,还得寻回贵州去,骨子里的东西得找到,得了解成长经历。假如我出生、上学都在上海,工作在北京,那我的状态绝对又不一样。 小资 CHIC!:时尚和娱乐圈、演艺圈都有对接的地方,我们知道你也常常拍一些时尚杂志,你怎么看待时尚? 聂远:我觉得时尚一定不要去追求一种跟风的东西。要有独到的眼光,要对今日的大环境、大生活圈有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不能脱离适合自己的东西,从衣食住行、穿着装扮中,相匹配,同时又失自己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