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育苗中化学除草技术的应用 1 林业育苗化学除草药物种类 1.1 发芽前期药物种类 在种子萌发前期,育苗种子与杂草种子有着明显的区分,依据两者之间的差异,合理选择药物。通常状况下,将杀草安等药物作为此时期的化学除草药剂,能够到达理想的除草效果,此类药物大局部适用于落叶松、樟子松等林业育苗。种植树苗时,当树苗置于苗床一段时间后,在苗床位置喷施适量的除草药物,然后马上对苗床松土,确保除草药物能够有效进入土层,以保证除草效果。当杂草种子处于萌芽阶段时,其根部就会触遇到土层中的除草药物,从而到达除草的目的。值得留意的是,杂草种子在生长过程中,落叶松等树苗也在同时生长,不断生长的种壳会给药层带来确定的破坏,因此,树木在后期的生长过程中,除草剂的效果将会受到影响。 1.2 发芽后药物种类 1.2.1 构造形态差异。通常状况下,处理杂草主要通过处理土壤实现,一般落叶松、樟子松等育苗,出土后需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种壳才会脱落,因此,工作人员并不能马上觉察育苗生长点。除此之外,育苗发芽后,叶子外表会掩盖 1 层厚厚的蜡质层,加大了除草剂附着在叶片上的难度,并且除草药剂很难深化苗木中,因此,此阶段不能承受触杀型的除草剂,应当承受除草醚等药物,能够有效渗入苗木中,到达理想的除草效果。 1.2.2 发芽时间差异。有的苗木种壳脱落时间与杂草种壳的脱落时间相同,除了上述方法外,可比照苗木和杂草的发芽时间,从而选择最正确的除草药物。依据发芽时间的差异对杂草施以药物,主要使用的就是短期触杀型药物,将药物施于苗床的土壤中,并进展相应的处理。在育苗种类为阔叶林的状况下,苗床的预备工作需要在苗木种子播种前 14d 进展,除此之外,还可对苗床进展喷水等措施,保证苗床处于潮湿状态,以此提前杂草种子的发芽时间,错开杂草种子与苗木种子发芽时间。当杂草发芽后,即可进展除草作业,能够大大提高除草的质量和效率。在短期触杀型药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五氯,这种药物对萌芽时期的杂草具有极强的除草力量,但是对处于非萌芽阶段杂草效果并不理想。 1.2.3 深度差异。抓住杂草之间的深度差异,实行适宜的药物除草,可到达理想的效果。在处理小粒的杂草种子时,可承受内吸传导型化学药物。对于播种深度在 3.0~4.0cm 的油松等大颗粒的苗木种子,除草效果十清楚显。于灰菜等杂草的种子深度在 0.4~1.2cm 之间,在播种深度上,与林业育苗种子具有较大的差异,承受扑草净等化...